第383章 碾场与扬场_四合院之我是猎人
萨拉小说网 >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> 第383章 碾场与扬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3章 碾场与扬场

  郁闷的黄斌也被带到部里,大佬们亲自接见询问,那不得一五一十的详细说明了胶卷的来历。

  “王向东?怎么感觉这名字有点熟悉啊。”

  “王向东是咱们轧钢厂保卫处的押运队队长,他。。。。。。”黄斌马上介绍他的事迹了。

  “呵呵,老高也有看走眼的时候,这么棒的孩子放你们那实在太屈才了,我得找你们老大说道说道。”公安部的大佬感叹了。

  然后黄斌又被自家冶金部的大佬叫去了,先是劈头盖脸的一阵批,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部里,然后转脸又给与表扬,毕竟这些资料是他们手下搞到的,其他部门怎么着也得欠下一份人情。

  然后又说到王向东了,就想马上找来王向东当面嘉奖一番,得知他带队去支农了,那就不急于一时,等胶卷全部冲洗出来再说了。

  王向东自然不知道黄斌的冰火两重天,第二天一早大家就都被叫醒,出来找衣服穿,没想到衣服居然没有汗臭味,原来大婶们昨晚把他们这些人披在外头的衣服都给洗了,晾了一晚上也都干了。

  吃过饭马上下地干活,趁着现在还不热多干一阵,最早收割的麦子再倒回打麦场晾晒,现在天气炎热高温,麦子晾晒一两天就差不多干了。

  “王队长,昨天跟你说的还请多辛苦一下,镇上离这边不远,也就五里地,你可以多找几家饭馆问问。”看到王向东还在津津有味的看着打麦场,张正奎就过来提醒他了。

  “哦,村长,我这就出发,你估计还需要多少粮食?”王向东递上烟问道。

  “尽量多换些来,至少也要三百斤棒子面,拜托了。”

  “不用这么客气,等我消息啊。”

  王向东开车出去,这回却是往西走,听陈班长说他们的部队就驻扎在通县,离小王庄村也就三公里多的路程,那就先去查看位置,想着京郊南北都有驻军了,京郊东西果然也有,那也得给这两边的驻军送羊,不能厚此薄彼啊。

  依着地图沿着马路往西绕,很快就找到了驻军位置,一看军营里的红点不多,应该都把战士们派出去支农收割庄稼了,那还是等农忙结束了再来吧。

  那就回到河边,在这一段河道撒网,一个多小时时间又抓了两百多斤,依旧留下五十多条,其余的收起来,再在车斗放了六袋棒子面。

  “村长,粮食给你换来了,让人抬进去吧。”一进村部院子,王向东看到迎上来的张正奎就说道。

  “王队长,太感谢你了,你这还有鱼儿呀,你也太厉害了吧,你用的是什么网啊,能让我们见识见识吗?”张正奎太过惊讶了,这满打满算出去不到三个小时,居然就把粮食搞来了。

  “我这网挺结实的,孔大,专抓一斤往上的,瞧瞧吧。”王向东就从副座下的箱子里拿出网来展示,必须消除大家伙的疑虑,咱是真用网捕来的鱼儿,没有作弊的,信不信由你。

  “这么好的网不得几十块钱,还得是你王队长有能力呀,这回咱们村有你来支农,真是捡到宝了。”张正奎感叹道。

  “村长,看这老天也不会下雨,咱们收割也不必太着急,让大家伙多歇歇,多干两天也没事的。”王向东提议道,抢收抢种是怕下雨,都不下雨了还抢啥,慢慢来不好吗?

  “条件不允许啊王队长,多干两天就得多吃掉好多粮食啊,我也希望你们能多呆几天。”

  “呃,也是哦,那我干活去。”王向东看到外头打麦场热闹起来,就想去帮忙了。

  “这个你干不了,咱们坐那边阴凉的地方看着就行。”张正奎把王向东拉到院墙下坐着。

  昨天第一批麦子又晒了一上午差不多干了,就能进入下一个步骤了,那就是碾场。

  所谓的碾场,就是等麦子晒得差不多干时,村民赶着毛驴来了,套上石辊子来碾压麦子。

  负责碾场的村民要一手赶着毛驴,按顺序一遍又一遍的碾压着麦子,一手还要拿着簸箕用来接毛驴随时可能拉出的粪便,这个必须时刻注意,可不能让麦子添上不好的味道啊。

  跟在后面的还有几个妇女用木叉翻起麦子,然后继续碾压另一面。

  等小麦碾压好了,毛驴可以歇息了,妇女们就把麦秸挑到麦秸垛上垒起来,打麦场上现在剩下的就是麦粒和麦糠了。

  接着就到扬场了,扬场就是要把麦粒和麦糠分离,这时候是要借着风力和人工来操作的。

  扬场可是个技术活,需要根据风力和风向自我调整,用木楸顶风扬起,麦糠和麦粒就可以自然分离。

  扬场用的锨是木锨,轻便顺手,村民一手执抓住锨柄中间,一手握住锨柄末端,一下铲起满满一木锨的麦糠麦粒,刷地甩向空中,麦糠随风飘至麦堆后部,麦粒哗的一声落在麦堆前边,如此二者就分离开来。

  这时候一般都是两人同时扬场,你一锨我一锨,把握节奏,麦糠飞起来就像被风吹起的黄沙,而麦粒落下来的声音,就像雨滴砸在地面上,清脆悦耳。

  扬场后的麦粒还要再经过晾晒,直到咬起来嘎嘣脆了才算合格的麦子,这时候就能装袋入仓储存,等候统一上缴到粮站去。

  麦糠也得拿麻袋装起来,这是可以用来做猪饲料的,张正奎已经从镇上得到消息了,要加大生猪饲养的任务,每个村从原先的两只增加到五只,村里又得划出一块地专门为二师兄服务了。

  说话间看到大家伙都收工回来了,运回来的麦子被这边的村民接手,铡下麦穗铺到打麦场上晾晒。

  跟在最后面的是一群小孩子,都是不到十岁大的,有拎着篮子也有提着小布袋,里头都是他们在割完麦子的地里捡来的麦穗,都倒到打麦场上,还仔细的拍了拍篮子抖了抖布袋,老师和大人们讲的“颗粒归仓”孩子们是牢记在心的。

  那必须表扬啊,王向东就站在院门口,给进来的孩子们挨个分上两粒硬糖,这种不要票的糖果倒是备着不少,孩子们开心极了,好像又回到了六一儿童节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alga.org。萨拉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alga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